原标题:202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2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办大学,应该取什么途径?抗战胜利以后,百废待举,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工业落后,要建立轻重工业,尤非大量工程人员不可。在此时,我们大学似乎应该注重技术教育,可是问题不是这样简单。从前清曾国藩提倡兴建实业,设立上海制造局,派留学生学习制大炮轮船以来,到抗战前夕已七八十年,我国科学仍然不兴,实业仍然不振。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加考虑。一般人以为近代文明即物质文明乃西洋功利主义的产品,这是错误的。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道即真理,从希腊提磨克列忒司(德谟克利特),到近今荷兰的阜尔司鲍,英国的汤姆生,他们研究原子,决非因为有什么用处才去研究,而是要晓得自然界物质结构的原委。科学上将来的发明在哪个方向,既不能预料于事先,我们就单从功利主义着想,也得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我国自战国以来,即有功利主义的哲学。墨子以能用不能用为善的标准。《兼爱篇》云: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目今我国社会,仍然充满了这种功利主义。大学里边的课程,支离破碎,只求传教零星有用的知识,而不注重理智的培养。大学生认定院系,不问其性情之是否适合,而只问毕业后出路之好坏,待遇之厚薄。选择科目,不问其训练之价值如何,而专问其是否可应用到所选定之职业。在现行教育制度之下,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基本科目必须增加,庶几能达到培养理智之目的。至于训练大量之技术员或工程人员以应目前之需要,则可由高等工业、高等农业等学校或大学内另设专修班为之,不必因噎而废食。

(摘编自竺可桢《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1945年)

材料二:

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理论课,也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在教学计划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我们重视基础理论,是因为科技大学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要研究新科学、新技术,就是要在尚未完全开辟的领域里去走前人还没有走过的道路,也就是去摸索,摸索当然不能是盲目的,必须充分利用前人的工作经验。可是在新科学、新技术领域里,前人的工作经验不会太多,因此我们只有更多地依靠一般的知识、也就是人类几千年以来和自然界作斗争的经验,通过总结所得出来的自然界一般规律。对我们来讲,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关于物质结构、性质和运动的规律,这就是物理、化学。它们就是我们在摸索过程中的指南针,也就是利用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去分辨出,哪一个想法肯定是对的,哪一个想法可能是对的,而哪一个想法肯定是错的。

但要作这种原则性的判断,要求的还不光是知道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要求的是充分掌握这些规律,把规律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看得清清楚楚,摸得透。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锐利的眼光,能在复杂的事物中分析出核心问题,不被形形色色的假象蒙蔽,从而辨别真伪。所以科技大学里的物理、化学课除了教知识、注意和各个专业相结合,更注重这两门基础理论的系统性,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全面概念和图像,要他们成为这两门学科的主人。为此,在辅导课里,我们也注意养成学生分析事物现象的观点和方法;在独立思考方面,有所锻炼。自然,与物理和化学讲授课相辅的实验课,是有助于巩固规律的学习的;而且这些实验课,也使学生初步学到将来作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精密严谨的实验技术。

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必需研究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的关系的计算。当然计算与分析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有些会计不是用黄豆粒的办法来记账吗?所以就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高深的数学,用简陋的方法也并不是不可以;这里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用简陋的方法,虽然也能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是太花时间,容易出差错;用高效能的方法就能节省时间,少出差错。那么什么是高效能的计算方法呢?那自然是要充分利用了数学的成果才能得到的。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过高地估计数学方法,它不过是我们计算中的工具;我们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数学方法,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

因此在科技大学里,我们的数学课是比较全面的。我们的教法,首先是唯物主义的,我们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说明它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在这里我们都引用实际科学问题的例子来解说。一个概念引入了之后,我们就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论证和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巩固的基础,即使他们在将来遇到了以前没有学过的数学工具,也能靠自己来掌握它。在每讲了一个数学的概念和系统论证之后,我们还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来解说使用这个理论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能把数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充分掌握理论,也能灵活地使用理论,进行计算和分析。

(摘编自钱学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1959年)

A.面对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的局面,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教育,培训各行各业的专门技术人员或工程人员。

B.竺可桢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提出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的建议,为中国如何办好大学,指明了可行的实施路径。

C.研究新科学、新技术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前人的工作经验,来对探索中产生的想法作出原则性判断。

D.在未掌握现代计算方法之前,用黄豆粒记账虽然简陋.但也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节省时间,少出差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强调学问必须有用,无用即为不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不应只是谋食,而应重视谋道,因为谋道才能使中国大学教育更有前途。

D.钱学森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置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的分析,可为当今大学课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数学家笛卡尔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一起,创立了解析几何,为后世微积分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B.科尔麦克通过数学分析研究工作,解决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问题,为CT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奖。

C.清华大学设置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目的是选拔培养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D.面向中学生举办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旨在发现具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学子,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下面表格内容摘编自《我国高校实施强基计划的缘由、目标与路径》,根据材料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既有利于消解材料一中竺可桢提及的教育功利主义,也为考生未来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B.珠峰计划和强基计划在招生专业上都指向基础学科领域,材料二中钱学森强调在科技大学开设基础理论课,两者出发点是一致的。

C.珠峰计划和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一方面延续了前辈对理论基础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突出了个性化培养方式。

D.从自主招生到珠峰计划再到强基计划,我国高校特殊招生政策不断变化,这与两则材料所述内容都反映了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求。

5.竺可桢指出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而钱学森则强调物理与化学的重要性,两人观点似乎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密西西比河上(节选)

[美]马克·吐温

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我总算勉强在脑子里装满了密西西比河的许多岛屿、沙洲和河湾的名称:这可真是一堆乏味的杂拌儿,不过也是一名合格领航员的基本要求。我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把一条船开到新奥尔良去。不消说,这种自满的心情还没有来得及表示,毕克斯贝先生就会把它压下去:

胡桃湾是什么样子?

我说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形状。我那火药性子的师傅砰的一声开了枪,随后又继续装子弹,开火,直到他的词儿全都用完了才了事,随后他就会平定下来,变成一支很和气的老滑膛枪:其实他不过三十四岁。过了一会儿他就说:

我的孩子,你得把这条河的形状完全弄清楚才行。

好吧,我试试看,可是河会不会改变形状?

你看,河岸正在垮,这条一千多哩的河岸正改变形状呢。

我的情绪又沮丧不堪。有两件事我大概看得很分明了。一是想当领航员,要比所有人知道的更多;二是每过二十四小时,就得换个方式把它从头再学一遍。

我常常看见领航员们凝神注视着河水,把它当作一本书来读;可是这本书却不能教给我什么知识。

终于有一天,毕克斯贝先生似乎是认为我已经大有进步,可以在研究水相这方面下功夫了。于是他开始说:

你看见水面上那条挺长的斜线吗?那就是一个暗礁,并且还是个陡峭的暗礁。要是撞上了它,就会把船撞得脑袋开花。那条渐渐消失的水纹线,是暗礁的下头。船可以从那儿爬过去,决不会出什么毛病。

第二天下午值班的时候,毕克斯贝先生问我是否懂得下面几哩路的开法。我说:

从尖嘴子上面第一棵沉树里面通过,再从第二棵的外面通过,然后……

全说对了。一会我就回来。

但是他很久没有回来。直到我绕过了那个尖嘴子,开进了我有些担心的一段河道,他还在下面。我不知道他正藏在一个烟囱后面,看着我怎么办。我高高兴兴地往前开,心里越来越得意,因为他从来没有把船交给我单独驾驶过这么久。我甚至把舵轮卡住,嘴里哼着小调。

突然,我的心猛跳到嘴里来了。眼前有一个可怕的陡峭暗礁伸展得很长,挺凶地横挡着船头!我立刻就吓得脑袋发昏,连忙把舵轮往下转,转得飞快;船躲开了那个暗礁,可是暗礁却偏要跟着撵!我直是逃,它还是一个劲儿跟着。可怕的猛撞眼看就要临头了。那个混蛋怎么还不来?无可奈何之下,我不顾一切地把警报的铃子敲得当当响,响得闹翻了天。疯狂的铃声中,旅客们吓得往船尾飞跑过去,轮船眼看着就要向河岸的树林猛撞过去。

正在这时候,毕克斯贝先生从从容容地出现了。我心中满怀感激地欢迎他,焦急烟消云散了;他温和而愉快地向我发出了这些命令:右舷停住!左舷停住!两边后退!

船犹豫了一下,停住了,船头在树枝中挤了一会儿,经过紧张的片刻工夫,它不大情愿地开始后退。

毕克斯贝先生用天真的嘲弄口吻说道:我的孩子,是有人招呼要上船吗?

我被他挖苦得满脸通红。

——我是要躲开一个陡峭的暗礁呀。

你刚才所在的地方,三哩之内都没有什么暗礁。

可是我亲眼所见呐,那么陡直。

开过去吧!我负责。

船小心地向那暗礁驶过去。暗礁在船头底下不见了,我们像在油里滑过似地通过了。

现在你明白了吗?那其实不过是个风礁,是风造成的现象。

原来如此,我怎么能把它们区别出来呢?

这要靠直觉。你往后自然会知道它们的区别,可是究竟怎么区别,你可永远也说不清楚。

事实果然是这样。水面成了一本奇书——它对我毫无保留地畅谈知心话,把水的秘密都清楚地告诉我。

我终于学通了这条河的语言,能认识这条大河上的每一个细微的景色,像我对字母那么熟悉,这时候我就算是有了宝贵的收获。但是同时我也有了一种永远无法恢复的损失。这条壮丽的大河上一切的良辰美景和诗情画意都无影无踪了!我还记得当初乘船的时候看见的一次日落奇观。一片广阔的河面变成了血红色;河面上有一条斜着的水纹,闪闪发光;另一处有许多翻腾起伏的圜形波纹打破了水面的平静,艳丽多彩;左边河岸上长着茂密的树木,森林在夕阳中投下一片阴沉的影子,被一道很长的银色波光划破;墙壁似的树林之上,有一棵高高的枯树,摇曳着仅存的绿色树枝,在金色的光辉中,像火焰似地闪耀着。还有些柔和的曲线、反射的影像、光线柔和的远景;远近各处,逐渐消失的阳光在美景之上时时荡漾着,每一刹那都以变幻莫测的新奇色彩使它显得更加美妙。

我心醉神迷地站着,像斟饮美酒似地欣赏着那幅奇景。但是终于有一天,我对河面上光辉灿烂和令人陶醉的美景,渐渐不大注意;再往后,我就根本不理会这些事情了。即令那次落日的景致重新出现,我会暗自解释:这样的太阳表示明天会刮风;河面上那条斜的水纹表示下面有一座陡峭的暗礁,如果老是这样伸展,最近几天之内,会在夜里把谁的轮船毁掉;那些翻腾的漩涡表示那儿有一条正在改变的水道;那棵高高的枯树寿命不会长了,以后少了一个善意的航标,夜里通过这个模模糊糊的地方,怎么办呢?

哎,这条河上的神妙风光和美丽景色全都无影无踪了,这究竟是得到了莫大的收获,还是受到了莫大的损失呢?

(张友松译,有删改)

A.砰的一声开了枪装子弹,开火表现出毕克斯贝先生的愤怒,他认为我应该熟知每一个河湾的形状。

B.毕克斯贝先生对我的领航技术比较信任,放心让我独自驾驶,没想到我遇到复杂情况仍无法应对。

C.暗礁与风礁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相像,而优秀的领航员常常能够根据对河道的了解和多年的经验来作出判断。

D.前半部分写毕克斯贝先生教我学做领航员,后四段跳转到对河上风光的哲思,虽显突兀,实则有内在联系。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毕克斯贝先生具有非凡的勇气、敏锐的直觉和强大的记忆力,这个人物身上浓缩了密西西比河上众多领航员的特质。

B.写我看到陡峭暗礁时,使用短句和感叹号、问号,这些言语形式与危急情况下人物的慌乱心态较为契合。

C.密西西比河这一意象不仅提供叙事的空间背景,推动情节发展,也是文中人物勇于追求、挑战自我的精神象征。

D.对回忆中河上日落的描写,时远时近,上下交错,看似毫无章法,却正符合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观察河道时的特点。

8.我在学习做领航员的过程中,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说明。(5分)

9.经典阅读小组开展马克·吐温作品研习活动,阅读完本文后,同学们认为,文中的密西西比河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给人的感受充满着矛盾。请以‘矛盾’的密西西比河为题,写一个发言提纲,在小组内交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孟子之 魏,正当魏人败于马陵,秦人掳其公子卬,魏之为国可谓困矣。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 有以 利吾国乎? 盖其兵屡败意夫孟子之来必有奇谋秘计以取胜于邻国而洗其屡败之过也。 故问孟子用兵何若而利,何若而不利也。而孟子则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然孟子学子思者也。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人,亦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子思曰:仁义 所以利之也, 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

孟子之学子思,既知夫仁义为利之大,而其对梁王,则终不以利言之,何哉?善夫温公[注]之论:子思、孟轲之言一也。夫惟仁者为知仁义之利,不仁者不知也。 故孟子之对梁惠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此说可谓尽之矣。

盖仁义非无利,仁义之利,可与智者道,难与俗人言也。与世俗而言仁义之利,彼将以利心而求于仁义,果 何以 得仁义之利哉?以利心而求于仁义,虽近仁义,而卒不免于利。故惟孟子则可以与之言,非孟子而与之言,则失之矣。盖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则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则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之所以罕言利者,罕与世之人言也。夫子之道传之子思,子思之道传之孟子。夫子罕言利,而子思言之于孟子,此子思之所以为善学夫子也。子思既言利,而孟子则不言之于梁王,此孟子所以为善学子思也。譬如医家之用药,此人所用之药,不可以用之于彼人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为墨子而言则可,为始皇而言之则不可。俭非圣人之中制,为魏晋之君俭啬言之则可,为武帝言之则不可矣。

(节选自林之奇《论子思言利孟子不言利》)

[注]温公,指司马光。

10.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盖其兵屡败A意夫B孟子之来C必有奇谋D秘计以取胜E于邻国F而洗G其屡败之H过也。

A.适,往、到,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词义相同。

B.有以,指有什么,与《劝学》中无以至千里的无以意思相反。

C.固,本来,与《过秦论》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的固词义不同。

D.何以,即以何,与《屈原列传》中是以见放的是以结构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国在马陵战败,公子卬被秦国掳掠,魏国处境非常艰难,魏王希望远道而来的孟子能够帮助魏国改变这种处境。

B.孟子向子思学习治民之道,子思告诉他要以利为先,但孟子认为君子应该以仁义教人,建议魏王治国要注重仁义。

C.与世俗之人谈论仁义之利,可能使他们从利益出发求取仁义,但即使接近仁义,最终难免因求利而失去仁义之利。

D.可以与墨子、魏晋之君谈论节俭,而不能与秦始皇、汉武帝谈论节俭,这是因为节俭并不是圣人遵循的中庸之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

(2)故孟子之对梁惠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14.子思言利与孟子不言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

管鉴

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注]。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注] 白眼送飞鸿:指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人物的魏晋风度。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浩洗二字描绘秋色的壮美,起笔不凡,足见词人襟怀。

B.词人登临山巅,但见黄昏时分暮云四合,掩映群山,意境开阔渺远。

C.暮霭下的城郭、烟树参差错落,若有若无,宛如一幅绚丽的山水画。

D.下片由景及人,写词人和坐间朋友才华横溢,谈吐高雅,气度不凡。

16.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要求自己______,______,这样做就称得上好学了。

(2)太阳升起,姚鼐在泰山上回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这些山峰______,______,衬托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3)杏花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美学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古诗词中较为常见,比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修辞上所讨论的有两方面,一是怎样使文章不坏、二是怎样使文章更加好。前者叫做消极的修辞,后者叫做积极的修辞。一切文章的毛病,除了文法上的缺点外,几乎都可用消极的修辞工夫来医治的。而积极修辞的目的在使文章或谈话更好,更合情境。同是一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门前有一条小河,可以说做门临小河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一条小河横在门前。这许多说法里面,哪一种最好?应该取哪一种?这完全要看情境(全文的旨趣、上下文的关系等)如何,不能一概而论。

积极修辞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有几个原则。

一是调和。这是说要整齐、相应、谐和、自然。就句子讲,要上句与下句接合得毫不勉强。就全篇讲,要全体能统一,书信像个书信,论说文 像个 论说文。就用语讲,要与思想内容相应,如果是引用成语的,那成语须不晦僻,而且要摆在适当的位置,总之,文章、谈话是以读者、听者为对手的,从一字一句到一段一篇,随处都顾到,不使对手起不协调的感想。

二是具体。这是说要把空漠难解的无形的事情用具体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应付事物有两种机关,一是五官,一是心意。五官的对象是事物的具体的部分,心意的对象是事物的抽象的部分。抽象的话也许使对手难解或不感趣味,所以常常要把它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生活困难有时改说没有饭吃,这就是把抽象的话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的例子。

三是增义。这是说要用有关系的材料附加在所说的话里面,使所说的话意义更丰富。例如把形势危急说做 形势危急如累卵 ,______,累卵风烛都是附加上去的材料。因了累卵风烛,使对手想象到一种光景,可以增加许多本来没有的意义。

18.依据上文第一段内容,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______,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

A.门前有一条小河

B.门临小河

C.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

D.一条小河横在门前

19.下列句子中的像个与文中加点的像个,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像个经验丰富的老手,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

B.新诗诞生已百余年,但它在大众眼里还不像个诗。

C.我真给吓破了胆,躲在别人后面,太不像个样子。

D.他穿着一身中山装,像个大学生,也像个小职员。

20.仿照横线处的上句,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3分)

21.根据第三段内容,给调和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5分)

22.生活中有许多流行语符合积极修辞的原则,请结合上文分析下面表格中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最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

1.(3分)B

(A项,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教育与原文不符,他认为应该增加基本科目;C项,要对探索中产生的想法作出原则性判断,只是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前人的工作经验不符合原文意思,文中强调还应该注重这两门学科的系统性;D项,按照原文文意,黄豆粒记账不一定能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能节省时间,少出差错。)

2.(3分)A

(墨子功利主义思想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种判断有误。)

3.(3分)B

(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是数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时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A项,叙述的是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C项,介绍了科技关键领域研究人材的选拔;D项,只谈及筛选数学与拔尖创新人才之间的标准,以上三项都不适合作为支撑第三段的观点。)

4.(3分)A

(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并非是为未来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5.(6分)①两人观点本质上不矛盾,强调的都是不能只关注实用,要重视基础学科;

②看似矛盾,是因为时代需求不同,竺文发表于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时,钱文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科技时;

③针对问题不同,竺文针对办学方向,钱文针对课程设置。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

6.(3分)B

(毕克斯贝先生让我独自驾驶,并不是对我的领航技术比较信任,而是故意为之。)

7.(3分)D

(时远时近上下交错看似毫无章法其实是有章法的,对回忆中河上日落的描写并不符合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观察河道时的特点。)

8.(5分)①在最初学习时,先是感到自满,随之产生沮丧之情;

②后来,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困难,也坚定了探索大河的决心;

③终于读懂大河时,内心充满喜悦,继而是深深的遗憾。

[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密西西比河让人感受到壮阔美丽,又危险重重;

②密西西比河引导人们努力了解它,又让人难以深入掌握;

③密西西比河让像我一样读懂它的人,收获满满,同时又损失重大;

④密西西比河既千变万化,又一直流淌在那片土地上,成为不变的力量源泉。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3分)ACF

(原文:盖其兵屡败,意夫孟子之来,必有奇谋秘计以取胜于邻国,而洗其屡败之过也。)

[每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3分)A

(始适还家门的适,意为女子出嫁,与适词义不同。)

12.(3分)D

(节俭并不是圣人遵循的中庸之道归因有误,原因应是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13.(8分)

(1)统治者不仁德百姓就不会生活安定,统治者不讲道义,手下的人就会乐于尔虞我诈,这样给百姓造成的损害就大了。

[4分。大意2分,不得其所诈各1分。]

(2)所以孟子对梁惠王,只是宣扬仁义而不涉及利益,是谈话对象不同的原因。

[4分。大意2分,直、所与言之人异故也的故各1分。]

14.(3分)①子思言利的原因是他说话的对象是智者,

②孟子不言利的原因是他谈话对象是俗人,

③两人都强调以仁义治国。

[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孟子到魏国去,正值魏国人在马陵战败,秦国人掳掠魏国公子卬,魏国的国家局势可以说陷入了困境。魏王说:您老人家不远千里来到我们国家,会有办法让我的国家受利吧?大概魏国军队屡败,想着孟子到来,一定有奇谋秘计来战胜邻国,一洗之前屡败的耻辱。所以魏王问孟子怎样用兵才有好处,怎样用兵是不利的。而孟子就说: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谈利益呢,只要说仁义就足够了。

然而孟子是受学于子思的。他曾经(向子思)询问治理百姓的方法以什么为先,子思说先要让百姓得利。孟子说:君子用来教导人的,也只是仁义罢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利益呢?子思说:仁义本来就是用来使百姓得利的,统治者不仁德百姓就不会生活安定,统治者不讲道义手下的人就会乐于尔虞我诈,这样给百姓造成的损害就大了。

孟子向子思学习,已经明白仁义对利的重大意义,而他对梁惠王就始终不用利来劝说他,为什么呢?温公(司马光)的评论说得好啊:子思、孟子的说法是一致的。只有仁者才明白仁义的好处,不仁的人是不明白的。所以孟子对梁惠王,只是宣扬仁义而不涉及利益,是谈话对象不同的原因。这种说法可以说是透彻啊。

仁义并非没有好处,仁义的好处,可以对智者说,很难和俗人说。与世俗之人说仁义的好处,他将用利欲之心去求取仁义,结果又凭什么能得到仁义的好处呢?用利益的想法去追求仁义,即使接近仁义,但最终也不能免于求利。所以只有孟子可以与其谈论利,不是孟子还与其谈论利,就是失去意义。可以与其言利而不说,就是没有辨明对象;不可以与其言利却说了,就是说错了话。智者不会错判对象,也不会说错话。

孔子很少说利的原因,是很少和世俗之人说利。夫子的学说传给子思,子思的学说传授给孟子。夫子很少谈利,而子思对孟子说利,这是子思善于学习夫子的原因。子思已经说到了利,而孟子并不对梁惠王说利,这是孟子善于学习子思的原因。就好像医生用药,这个人所用之药,不可以用在那个人身上。君子不因为天下而俭省父母的用度,对墨子说就可以,对秦始皇说就不可以。节俭并不是圣人的中庸之道,对魏晋时的君主说要节俭是可以的,而对武帝说就不可以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3分)C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两句所描绘的画面并不具备绚丽的特征。)

16.(6分)①像魏晋名士一样,不理会世人的评价,追求独立的人格;

②不去求仙问道,拒绝归隐山林;

③积极进言,希望建功立业,有文人的责任担当。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6分)(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每空1分。凡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

(3)示例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示例二:芳林杏花树,花落子西东(贾岛《雨夜寄马戴》)

示例三: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每空1分。凡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3分)A

(从上下语句的承接看,句子主语应为门;从语段情境看,符合文段寻出了院门的情境,符合主人公视线的转换。)

19.(3分)B

(文中的像个是指符合事物特征,论说文像个论说文即论说文写得符合论说文的特征;A项,意思是与……相似;C项,意思是达到;D项,意思是类似。)

20.(3分)示例:把年纪老迈说做年纪老迈如风烛。

[年纪老迈,1分;使用把……说做的句式,1分;风烛,1分。]

21.(5分)调和是使文章或谈话的用语、句子和篇章呈现整齐、相应、谐和、自然特点的一种积极修辞原则。

[调和是……的一种积极修辞原则,2分;用语、句子和篇章,1分;整齐、相应、谐和、自然,2分。有语病,扣1分。]

22.(6分)

(1)①烟火气符合积极修辞的具体原则,

②用具体可见的事物烟火替代抽象的生活,

③更易于理解,有趣味。

(2)①撸起袖子加油干符合积极修辞的增义原则,

②把撸起袖子这个动作附加到加油干上,

③使人联想到加油干的形态,令语义更丰富。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分)

23.(60分)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由题干、材料、引导语、要求四个部分组成。题干和要求两个部分跟往年的高考作文题基本表述一致,我们不再赘述。重点来看看材料与引导语部分。

材料很简练,由两个分句组成,最大的特征是中间用分号;断开。

分号前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相处是指彼此生活在一起;彼此接触往来。从这个解释来看,生活在一起是很亲密的相处;彼此接触往来是没有那么亲密的关系,但是彼此之间是有接触交往的,也算是相处了。相处之道这里的道是指道理、规律。相处之道,是指如何认识和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情感和利益的共享与分配。

最好是指最为适当,最为理想的选择。

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处在的地位和抱有的态度。

分号前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中,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对方所处在的地位和态度上处理相互的关系。

分号后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最重要。

分号后这句话,也有人说,显示了与分句前句子的关系,是特例,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守住自己的立场,就是坚守自己的地位与态度,不因为对方立场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再来审引导语: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是提出问题,强调的是联想与思考。联想,这是高考作文常规性的要求,对于材料作文来说,就是要求从材料引申出去,不能光是就材料说材料,要由此及彼延伸出去。思考,是要理性思考,考查思维的深度、广度与灵敏性。就作文来说,就是要强调论证与说理,深入思考材料的思想、意义。

请明确立场观点,这是响应2024年适应性考试的一个表现,立场不同观点会相应调整。部分同学观点模棱两可,或者做老好人,各个观点不得罪,但其实是立场不清晰的表现。这道作文题提出了明确立场观点这个要求,就是要求先确定立场,观点要跟立场一致。

这道题的审题,第一要清楚分号前后分句不同的观点,第二要清楚分号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对于引导语提出的确定立场观点的要求,应该是二选一,要么要分号前的立场观点,要么选分号后的立场观点。切忌立场观点模棱两可。

简单来评价这道作文题,就是题目所说的简练但重思辨立场对应观点:这道题目材料很简练,观点清晰,但是两句话之间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分辨清楚,需要考生的思辨能力发挥作用。确定立场观点是这道题目要求的要点,写作不能忽略,要体现立场坚定,立场不同,观点要随着立场不同而调整的精神。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⑩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⑩见解新颖⑩材料新鲜⑩构思新巧⑩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⑩有个性特征

(三)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