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第三大城市,是否将易主?人口格局正在发生巨变,或将有新的主宰者。目前,全国共有17个拥有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但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仅有四座城市:重庆、上海、北京、成都。重庆,一个与省相媲美的城市,常住人口超过3000万,即使算上21区的主城地区,人口也超过2000万,称之为人口第一大城市也不为过。尽管人口增长开始趋缓,但重庆依然稳居领先位置。上海的人口一直保持在2500万左右,而北京与成都之间的人口差距正逐步缩小。最近,成都发布了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2024年常住人口达到2140.3万人,同比增长13.5万人,增速位列全国前茅。自2000年以来,成都的常住人口连续多年保持正增长,即使受到疫情等意外因素的影响,也未出现例外情况,年均人口增长仅次于深圳和广州。与此同时,北京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常住人口为2185.8万人,较上年增加1.5万人,扭转了过去五年的下降趋势。过去十年来,北京的人口一直维持在2100多万水平,与人口高峰时期相比,总人口减少了近10万,而与此同时,广深等地的人口增加了数百万。在成都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与北京的人口差距从500多万人逐渐缩小到45.5万人。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未来几年,成都有望正式超越北京,成为全国第三人口大城市。北京的人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成都逼近北京,并非是北京的人口吸引力不够强,而是当地一直在主动调控人口,而成都则几乎没有限制。北京的落户条件之难可见一斑,而涉及的违法落户案件金额之巨也可窥见户口吸引力之强。相比之下,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已经接近零门槛落户政策,成都中心城区还需一定积分才可落户,但周边九个县市已近乎零门槛,只要有合法稳定就业和住房即可。落户政策的差距只是其中一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北京并不追求人口增长,相反,将减量发展列为硬性政策目标。早在十年前,为解决大城市问题,北京开始疏解非首都功能,将大量一般制造企业、专业市场、物流中心迁出。据最新数据,自2014年以来,北京已疏解了约3000家一般制造业企业,迁出了近1000家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带动大量就业人口转移到河北和天津。这些产业主要迁往河北和天津。当普通产业完成疏解后,就轮到央企总部、北京部分高校和医院,雄安新区成为了主要接收地。新一轮首都迁徙正式启动。最近召开的2024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透露,北京地区的15所高校将陆续向雄安新区迁移,其中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雄安设立分校。在高校迁移之前,央企总部的转移早已开始。据统计,目前包括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三峡、中国电子、中国船舶、中国稀土等多家央企总部已搬离北京,雄安新区、上海、深圳、武汉成为主要接收地。无论是一般产业还是央企总部、在京高校迁移,都将伴随着大量人口的转移,从而抑制了北京人口的不受限增长。首都功能疏解对中心城区影响尤为显著。根据北京统计局《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过去7年来,北京中心城区人口相较于2015年高点减少了202.9万人。中心城区包括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等六区。尽管北京的总人口减少幅度有限,但这意味着大量人口从中心城区向通州、大兴等郊区转移,而河北的三县也从中受益。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实行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这不仅是现实,也是政策目标。成都人口持续增长,究竟因何原因?除北京外,几乎所有城市都在努力吸引人才和人口流入,广深也不例外,而成都更是如此。成都人口多年来持续增长,城市合并是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通过合并周边城市,快速增大城市规模和能力水平,是各大省会城市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