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这次创造了历史

近日,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原副主席于洪臣、国足原主教练李铁等足球蛀虫案件先后开庭审理。与此同时,3月28日,中国足协发布《关于聘请足球社会监督员的通告》,拟面向全国新闻媒体、球迷组织公开聘请,并邀请赛区所在地的纪检监察代表、人大和政协代表作为足球社会监督员参与监督工作。社会足球监督员,能成为有效监管足球的另一双眼吗?

中国足协宣布面向社会聘请足球社会监督员

曾经,谁在监督中国足球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历史上中国足协从未面向社会公开聘请社会监督员,本次发布《通告》系历史首创。《通知》明确写清,足球监督员的工作是公益性活动,不拿报酬,也确保了监督员的第三方属性,避免了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

此前,中国足协完全没有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吗?一位退休的中国足协原新闻委员会委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历史上中国足协曾选派过新闻委员会成员前赴赛区进行过相关的监督工作,其他一些关注度大的项目也有过类似工作安排。上世纪90年代,王俊生执掌中国足球时期的甲A联赛,中国足协下设的新闻委员会就曾经选派过一些人员,去担任赛时的场外监督。该前任委员介绍,中国足协新闻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来自各大新闻媒体,具体的监督工作,则是查看赛区的相关布置,检查比赛相关流程是否到位完善,但很难具体、深入涉及足球领域的腐败与假球黑哨相关问题。该前任委员还坦言:仅靠媒体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看来,新闻媒体,尤其是足球记者虽然接近足球圈的业内人士,能比普通人掌握到更多的内幕信息,但很难获取落到纸面上的证据。曾经某些比赛前,一些关于最终比分、人员使用,甚至红黄牌的‘小道消息’在耳边流传,随后确实能在现实的球赛中一一印证。该人士回忆,即便如此,更多的则是不足为信的‘荒信儿’,对于严肃的新闻媒体而言,如果进行相关报道,没有‘实锤证据’是不行的。1998年,足球媒体《羊城体育》公开撰文称知名足球裁判陆俊吹罚比赛收受黑金,后被陆俊起诉。由于证据不足,《羊城体育》输掉了官司,并赔偿陆俊8万元精神损失费。

这样的情形下,长期以来,媒体对于足球领域的监督,很容易浅尝辄止,不够深入、彻底。现实中,部分媒体与足球领域的相关俱乐部、单位有着错综复杂的‘共生’关系。如何打破这一局面,也需要更深入的思考。该前任委员表示。

中国足协相关通告显示,监督员的第二大群体为各大组织中的球迷。对此,首都体育学院原院长钟秉枢对中国新闻周刊点评道,中国足协本次向社会公开聘请足球监督员,在足球改革新征程中引入群众监督的力量,这一举措要予以充分肯定。钟秉枢认为,群众的监督作用,过往在足球工作中体现得不够,若球迷的监督作用能和足协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未来足球事业发展大有裨益。

关心热爱中国足球的球迷中,退钱哥何胜是被广大球迷推荐应聘社会足球监督员的知名球迷之一。在拥戴之下,何胜也在社交平台公开宣布,报名参加足球监督员应聘。何胜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如果有幸选上,为中国足球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尽心尽力,不随波逐流。何胜表示,自己目前是个个体球迷,尚未挂靠在任何一个省份或者国家队的球迷组织下面,如果参与应聘,肯定首先还是要按流程解决身份问题。我也在思考,如果应聘足球监督员成功,自己到底可以在哪些场景下行使一些相关的监督权?何胜说,我猜想,比如说一些足球赛事的抽签活动,现场计票、唱票、监票等,可能会需要监督员来参与。一些足球行业的内部会议可能也会有旁听的机会。

但事实上,我更希望的是中国足球的各项工作,在各领域监督员的监督下,进一步达成信息公开、透明。何胜认为,只要是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就很可能在内外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误解。同时,何胜表示,除了工作流程、政策出台要透明,资金的使用更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