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酉民谈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与借鉴的平衡之道

导读:自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至今,已经整整20年。这些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不断增多,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大学不断发展壮大。其中,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已经发展到十所。在这个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境。中外合作办学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未来该向何处去?今天一读EDU(id:与您分享一篇访谈,来看看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看法。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路径,而不是目标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多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您如何看待这种办学模式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中外合作大学在当下承担着什么样的使命?

席酉民: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价值,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一是中外合作办学体现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大学教育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探索未知,探索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因此,从知识的研究、分享到人才培养的走向,都应该是全球化的,其基因里本身就包含着人类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二是中外合作办学符合我国教育在特定阶段的发展需要。过去,中外也有学术交流,但没有深度合作。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以开放促改革。这种改革,不仅指向社会的改革,也包括教育的变革。而面向世界开放教育市场,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包括办学经验,就像在一群羊里面放了一只狼,可以借外在的压力促进我国教育变革目标的实现。三是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和理解。时至今日,世界局势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和严峻,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让跨国合作,特别是教育方面的合作,遇到一些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怎么朝前走?中外合作办学需要担负起新的责任,即在全球撕裂的情况下,以中外合作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民间的外交,去冲破一些障碍,加强国家间在学术合作、社会认知及对世界难题的处理上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而就中外合作大学来说,在当今国际环境下,为满足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需要,应该更深入地去思考自己的角色。我们不能简单地复制外国的教育,也不能一味拷贝中国的大学,而要根据未来世界的发展需要,把东西方的优质资源结合起来,包括文化资源、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适应未来的教育方案,影响中国甚至世界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外合作办学实际是一种路径,而不是目标。

创新和借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过程中,关于模仿还是创新的争论始终存在。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在您看来,中外合作大学应该如何处理借鉴国外经验与寻求本土创新之间的关系?

席酉民:实际上,创新和借鉴是一体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借鉴不能是简单的复制,因为中国的土壤和西方的土壤不一样、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不一样,未来的需求跟过去的经验也不完全相容,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不少人认为要原汁原味地引进国外的教育模式,但其实,国外大学的很多东西也已经落后。他们既有的教育模式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或许会发挥积极作用,但当社会面临巨变时,就可能成为阻碍。而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颠覆性的时代,在网络技术全面变革教育的当下,我们亟待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再定义大学,在这个时代,如果再采取原汁原味战略,无疑会落后。future(未来)是我们特别强调的一个词。教育一定要面向未来,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图片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官网为此,我认为,中外合作大学应该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轻装上阵,领先一步,去创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学会借鉴,借鉴那些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未来要求的国外教育理念和经验。在此基础上,融合东西,根据未来要求创造新的教育。以西交利物浦大学来说,在办学中,我们